
航拍的4.20强烈地震后芦山新城区一角,那棟楼房是5.12大地震以后建的芦山县医院的门诊大楼,这次地震之后依然完好,质量相当不错。

废墟。

老百姓的房子。

军地白衣战士的现场短会,解决问题就行。

成都军区总医院和华西医院的大夫们在会诊。

公路上的巨石让司机们一筹莫展。

妈妈在帐篷里面给女儿讲故事。

赤胆忠心,激情燃烧,扑汤蹈火,争分夺秒!

时间就是生命,灾区就是战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前进!

到处都是野战医院。

夜深人静的时候,战斗才刚刚开始。

上着夹板的小小男子汉,一边打着点滴,一边补充着能量。

从外面赶回来的儿子,跪在已去老人面前痛不欲生。

从四面八方来的志愿者,一天要工作16个小时以上,还常常吃不上一顿热饭,非常辛苦,非常感人,有的还不到16岁。

地震发生时,加油站还不能加油。

领到饼干和矿泉水的孩子。

隔代亲。

给爸爸妈妈打电话的女孩。

马路开裂的很厉害。

一丝不苟。

灾难面前,人都无私,这个出租汽车司机也很感人。

老百姓都志愿加入志愿者的队伍。

油菜田里的午饭也展示着一种精神。

废墟上的饭局透露着坚强。

妇女能顶半边天。

家园。

乐观、积极、向上、豁达、坚强的芦山人。

和谐。

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医院的帐篷里。

脚上打着点滴的小家伙还不忘给过路的人们打招呼。

地震的阴影让孩子仍然心有余悸。

地震期间,所有病人的床位都是露天的。

解放军野战医院的帐篷病房。

短暂的休整与讲评。

民间艺人在为芦山加油鼓劲。

拥抱人间,第一个地震婴儿安全降临,接生的是解放军。

奋力抢救。

这个石头吧公路都砸裂了。

排队领取救济物质的父女。

放放救灾物质。

成为废墟的民居。

这个女孩冲出来时还抓了床凉被当下装。

给孩子们上心理课的外国人。

受伤母女的眼神透露着坚毅与自信。

领取食物的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