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李伟红博客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李伟红 
部队: 空38师  15师44团  
部门: 112团司令部 
职别: 记时员 标图员 
电邮: 1421579863@qq.com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祝战友们身体健康! 
所有篇目(共17篇)
 

这是对 李伟红 个人博客主页第 次访问

 

标题:

老家的堆云洞 

发表时间:

2017-2-15 21:24:16 

更新时间: 

2017-2-15 21:24:16 

关键词: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7-2-15 21:24:16| 阅读 1316
评论 (0)
 

标题:

夜航大队 

发表时间:

2017-2-15 21:15:15 

更新时间: 

2017-2-15 22:35:22  更新者: 管理员

关键词:

杨村记忆  

 

    从杨村场站新兵连分到航空兵112团司令部的第四天下午,我就跟随85年入伍的记时员刘老兵到场参加夜航,学习飞行记时,从此就与夜航大队每天一起进场、一起退场。

其实夜航大队就是团里的飞行三大队,据说85年之前是师里的独立大队,后缩编为112团飞行三大队,因为主要从事夜航飞行训练和夜间战备值班,所以大家还是习惯称呼夜航大队,也有老兵称呼独立大队和截击大队的。

夜航大队的飞行员都是飞行经验比较丰富的老飞行员(团里分来的新飞行员都分到飞行一、二大队),司令部88年的山东兵小郅经常称他们为“老飞”,据说这些飞行员三分之二的飞行时间是在夜间,其中经常参加夜航飞行的曾桃根副参谋长当时在北空是飞行时间最长的一位歼击机飞行员。

当时,全团的战斗机都是歼六,夜航大队的飞机是歼六甲,与另外两个飞行大队的飞机外形稍有区别,歼六甲的空速管在右机翼外侧,前起落架舱前的机头下部向下垂直竖着三截刀片似的天线,其中最明显特征的就是机头进气口上端有块深墨绿色的雷达罩,像个鼓包似的,司令部领航参谋白伟叫它“大鼻子”。就是这个不太先进的雷达,使得歼六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空军的夜间主力在各个机场战备值班。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7-2-15 21:15:15| 阅读 1991
评论 (1)
 

标题:

黄副——部队大家庭的回忆 

发表时间:

2017-1-13 19:47:42 

更新时间: 

2017-1-13 20:04:57  更新者: 李伟红

关键词:

杨村记忆 文学 2017春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前的好多事情会慢慢的淡忘,但是一些特定时期的一些特定的人总是会有意无意间回忆起,即便是一些小事情,也会令我记忆犹新,黄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19896月中旬,杨村场站新兵连分兵,一位少校带着一辆双排座的“大屁股车”到新兵连将我与黑龙江兵小王接到了位于机场北头的航空兵112团司令部,这位少校就是“黄副”---团司令部的黄厚功副参谋长,在机关大家都习惯称呼他“黄副”,特别是那些参谋干事和老兵们几乎都用“黄副”称呼他,也许是把后面的“参谋长”三个字省略了显得亲切的缘故吧。 

第一次知道数字幺两三四五六拐八勾洞的读法是黄副教给我的。到司令部放下行李包裹,黄副就告诉我们可以给家里写信了,地址是天津杨村三九五八六部队司令部,邮编是三洞妖拐妖六。我们没听明白,他又重复了一遍:三零一七一六,并让我尽快适应这些数字的读法。后来,无论是干记时员还是标图员,每天都是与这些数字打交道,甚至报个时间都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几点几分,而是用四位数字来报,比如上午八点半就说洞八三洞;晚上九点三十七分就说两幺三拐。

 那些年,团里的副参谋长不少,黄副参谋长是唯一一位地面副参谋长,别的副参谋长或者身兼领航主任、射击主任都是老飞住在空勤楼,只有黄副参谋长与我们这些参谋战士后勤人员生活在司令部的这排房子。在一起待的时间长了,对他就多了一些了解。黄副的老家是浙江的,好像是唐山地震前一年当的兵,担任团副参谋长之前在唐指训练处工作。参谋有“六会”,作为副参谋长的他好像机关的什么业务都会,无论是作训参谋的活还是领航参谋的活他都拿得下来,计时员和标图员那点业务就更不用说了。有时候人员“拉不开栓”的时候或者参谋们临时有事,他甚至替训练参谋们在战斗值班室值班。所以,他能力强、人缘好。

   “起床啦、起床啦……” 每天早晨起床号吹响后,第一个站在院子里叫喊的人一定是他,他的声调有点类似于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的配音,从他第一声喊起来,后续起来的人也会跟着他学着他的声调这样叫喊,每天早晨司令部门前都是这样嗷嗷的叫,于是机关的人拿锹的、拿扫把的很自然的就开始了打扫卫生工作。黄副是一位爱劳动的人,而且表率作用很好,每天早晨打扫卫生总是第一个出来,卫生搞完最后一个回去。在他的带领下,司令部的干部战士们都不敢偷懒。打扫完自己卫生区的卫生,有时候我们还会跟着他自发修理通往北营门道路,将凹陷处填一填,并自喻为空军工程兵,感觉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好像总是在快乐中劳动。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7-1-13 19:47:42| 阅读 1842
评论 (2)
 

标题:

杨村肉饼 

发表时间:

2017-1-3 14:18:27 

更新时间: 

2017-1-4 14:42:26  更新者: 赵平虎

关键词:

杨村记忆  

 

本来一些东西在记忆中早就遗忘了,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又会遇到;有时候我们离开某个地方,以为今生不会再来了,可是偏偏总是会故地重游,那怕是远在千里之外。

    人们习惯将当兵的地方叫第二故乡,我的第二故乡就是天津杨村。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八月,离开杨村部队去长春上学的我当初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以后不会再回杨村了。杨村这个曾令我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地方永远留在了记忆中,愈来愈模糊……

再一次到杨村是托孩子的福——今年孩子高考被天津理工大学录取。因为孩子从小到大没有一个人出过远门,所以我陪着孩子去天津报到。

八一飞行表演队转业的老乡马战友在北京从事旅馆行业,去之前他就在战友群里与我约好在北京接站。见面后坐他的车到老部队驻地武清区,又见到了前两年从场站转业到武清区派出所的老乡柴战友。这年头,在外闯荡的战友大都比在老家的战友混得好。多年不见,两位老乡战友都很热情,总想盛情接待一番,难免要问到想吃什么、去什么饭店吃饭的问题。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7-1-3 14:18:27| 阅读 1564
评论 (2)
 

标题:

蒜蓉辣酱 

发表时间:

2016-12-24 17:02:03 

更新时间: 

2016-12-25 15:28:44  更新者: 周振恒

关键词:

杨村记忆  

 

在新兵连,每每休息时,总有一个小三轮车停在新兵连门前,新兵们一拥而上,购买汽水、饼干、罐头、香烟、牙膏等物品,其中最受欢迎的我感觉就是那种袋装的天津蒜蓉辣酱。

    80年代末,新兵连的饭菜质量并不是太可口,只有馒头做的还可以。那时候,新兵连训练强度大,而且就餐时间很紧,有些新兵打饭时拿四五个馒头回来,造成了后去的战士没有馒头吃。后来新兵连领导发现了这个问题,规定每个人每次打饭只能拿两个馒头。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饭量大的吃起饭来跟比赛似的,最后一口馒头塞进嘴里就跑步又去炊事班拿馒头……由于是春季,蔬菜种类极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的萝卜条和小白菜,不像是炒的,而是好像放点盐用水煮的,非常难吃、而且每次数量有限,一个班十二、三个人围着半盆菜,没几下菜就光了。吃得有些慢的,还有那些再次从炊事班拿回馒头的,就只好捏着馒头硬往嗓子里吞……

新兵连开训没几天,拉着货物的小三轮车就到了新兵连门口,那种天津产的袋装蒜蓉辣酱蒜香浓郁,辣味清新,价格也便宜,很快就成了抢手货。买一袋回来,吃饭时挤出一小块,直接抹在从炊事班刚打回来的馒头上;或者挤在半块馒头上,用另一块馒头醮着吃,那种独特的辣中带着酸甜的味道特别开胃下饭……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6-12-24 17:02:03| 阅读 1449
评论 (4)
 
   

共 17  篇,第1/4页 下页  末页

 
浏览时间:2024-4-20 17:45:30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
荣誉承办:辽宁东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